普华永道钟晓扬:塑料循环经济与企业ESG管理

发表于: 2023年4月11日

绿色“塑”说直播系列由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GRPG与中华环保联合会共同发起主办,由传声有解承办。每期直播将邀约国内外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专业大咖,与我们对话塑料污染治理以及循环经济废弃物管理等相关议题,共同探索塑料价值链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道路。

塑料循环经济和企业ESG管理是两个紧密相关的话题,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塑料循环经济可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形象、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市场信任度,同时,ESG实践也可以通过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社会责任感、规范企业行为等方式帮助企业促进塑料循环经济的发展。

2023年3月23日,绿色“塑”说栏目邀请到了普华永道 ESG可持续战略与运营主管合伙人钟晓扬 Steven Zhong先生做客直播间展开“塑料循环经济与企业ESG管理”主题讨论。详细说明ESG的来龙去脉、基础内涵与模块、披露规则和评级等,并从塑料循环经济以及塑料污染治理方面出发,为观众分析说明ESG管理工具对塑料行业企业的影响,为观众展示塑料行业应该如何建设ESG管理体系与相关案例。讨论所有类型企业如何在推动自身ESG实践的同时合作提升所在行业的ESG管理水平,以便于构建更完善的塑料全价值链的绿色低碳循环体系。

普华永道钟晓扬:塑料循环经济与企业ESG管理-有解塑料观察

 

01 对全球塑料污染问题的看法及塑料循环经济对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高杨:钟总在过去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中一定也遇到很多对石化化工行业以及塑料污染治理和塑料循环经济非常关注的企业,您如何看待当今全球塑料污染问题?对企业来说塑料循环经济和塑料污染治理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Steven Zhong:今天我们聊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一方面可以看到全国都在推动绿色升级和绿色产业变革,在整个高质量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关注塑料在生态圈里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从我们的视角来看,整个塑料的循环经济和污染治理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尤其是我国这一重要的生产大国。可以看到,目前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已经超过三亿吨,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会达到四倍增长,这些数据非常触目惊心。塑料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全球第二大环境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塑料垃圾的处理不当。1951年到2017年期间,全球产出的塑料制品约为92亿吨,其中70亿吨都是塑料垃圾,且只有9%的塑料垃圾可以被回收利用;从海洋垃圾的总量来看,85%都是塑料。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整个塑料政策的格局也在发生一些变化,但目前来说依然比较分散。虽然全球在推动不同的质量标准,未来从塑料的角度出发也会提出诸如税收、丢弃者的惩罚制度等一些措施,但目前政策驱动仍然比较有限,也比较滞后。

塑料循环经济有非常强的可探讨性,环境的治理和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与商业模式和经济密不可分,我们也看到大家都在推动很多创新和投资,把握新的商业机会。从石化企业角度出发,利用更多的回收技术将再生材料加入到原材料过程中,减少对一次资源的开发和依赖,在包装行业更多使用单一材料和再生部分,更加便于最终的回收和再利用。从品牌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在有选择性地使用可规模化的回收再生材料来加入运营生产。从回收的角度出发,也在进一步讨论如何能价值最大化的回收。从整个产业链出发,要创造更多创新的机会点。

从普华永道的视角来说,我们每年都会对消费者有非常多的洞察和研究。最近做的全球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超过50%的全球消费者正在购买或者更愿意花费在生物降解的环保产品上面,也更愿意去购买环保包装和减少包装的产品。尤其在中国、菲律宾和越南等一些亚洲的主要经济体,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70%,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光关心产品本身,更关心产品对环境、对循环可持续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参与到这个商业环境包括整个价值链过程中的企业的助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全球市场很多头部的跨国企业,诸如联合利华、可口可乐、雅诗兰黛等,他们对整个碳的使用和可回收利用以及包装等一系列环节都提出了承诺和更多的办法,希望能从产业角度出发把一些全球领先的实践更好地落地在中国市场。他们能够从技术、资金以及产业链协同的角度出发去创造一些势能,创造更多可持续转型的机会。

 

02 ESG的本质、来源和内涵

高杨:对于塑料价值链来说,ESG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请您分享一下ESG的本质、来源和内涵。

StevenZhong:ESG这一话题越来越深入人心,在习主席提出中国绿色经济包括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后,国人对ESG产生了非常高的热议度。但ESG并不是在过去两年才产生的话题,它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语言去衡量整个企业。一家好的企业它所承担的除了传统意义上财务的贡献度外还要承担方方面面的社会责任,包括环境的责任、治理信息的透明过程等。从ESG本身来说,它有非常强的时代使命感,在更好提升整个企业金融管理、创造更多价值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ESG的全称是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感觉上去好像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不是直接相关,但从某种程度上看,它能更好地体现出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问题。从环境角度出发,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自然资源、污染与浪费以及环境机遇。在所有的企业经营管理中我们消耗了非常多的地球资源以及各种水资源,产生了很多碳排放。对污染物进行合理回收、对包装材料的系列研究以及现在出台的一些塑料税收,这些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从环境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在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讨论更多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在整个社会治理过程当中企业自身的使命和如何更好地满足多方利益相关方的管理要求。这里就包括人力资源、产品责任、利益相关方以及社会机遇等一些重点话题。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传统意义上,尤其是在亚洲国家都一直处于享受人口红利的阶段,但我们需要关注更多的是对劳工的管理,是否给到他们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职业发展,以及能否创造一个好的就业环境提升人力成本的效果。从产品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产品是否可靠、安全,是否能更好满足消费者对于质量的要求,而并非只是为了从盈利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都是好的品牌怎样去创造更多的社会影响力需要探讨的话题。

在Environmental和Social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能否变成一种可持续的经营管理理念,Governance就显得更为重要。这里包括董事会、薪酬机制、所有权、信息披露、法律能力、商业道德以及从企业治理角度去规避一些短期的行为。从治理角度出发,它需要披露更多关于我们怎么去管理企业、怎么更好地决策、怎样去做权衡以及在重大事件上怎样能够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将对Governance提出的一个更高要求。

普华永道钟晓扬:塑料循环经济与企业ESG管理-有解塑料观察

图-ESG的发展演变

从ESG本身的发展角度出发,其使命和定位也在发生一些变化。最早大家对ESG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个合规的要求,只要满足最低的经营管理要求即可。但随着ESG本身的不断发展演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ESG不仅只是为了合规,也在提升整个经营质量,与我们国家现在所提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不谋而合。做好ESG,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和效益,提高整体效率。在海外市场,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对ESG的关注度,ESG甚至变成企业选择商业伙伴非常重要的考量。基于此,做好ESG和没有做ESG对营业收入上也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简单来说,ESG更为重要的是定义企业创造社会价值,企业不光只是在满足传统盈利的需求过程中,其社会价值的创造能更好地让大家信服这个企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原先大家的思维模式里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也就是企业经营管理其实是为董事会服务的。但在新的ESG的范围中,董事会只是其中的一块管理环节,会有更多的利益相关方被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包括监管方、投资者和一些其他相关方。从政府和监管方的角度,世界多地在ESG涉及方面的立法和监管在逐步完善和加强,近年来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推进愈加快速,使得ESG合规成为公司整体运营合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陆续对上市公司提出ESG报告披露要求,港交所已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上交所和深交所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则。最后,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焦点,各大经济体已经或者正在建立相关管理体系。中国已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随之将出台一些列的政策和制度配套。

从投资者关注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资产所有者和管理者把ESG因素作为衡量资产价值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非财务指标。同时,签约加入负责任投资原则(PRI:Principle of the Responsible Investment)的机构快速增加,使得这些机构在投资时对标的资产的ESG要求越来越高。世界主流评级机构陆续发布对上市公司的ESG评级,并推出各类ESG指数产品。ESG评级较高的公司将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目前,全球ESG评级最具影响力的MSCI已对大约700家中国企业进行了ESG评级,大多数企业处于其七级评级体系(AAA-CCC)的底部。

从其他一些利益相关方来说,越来越多的相关方从投资监管的角度往纵深的角度做变迁。首先,良好的ESG管理可以帮助公司自身更好地进行内部治理、吸引人才、开拓市场、建立品牌声誉,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获得可持续价值和长远发展。其次,客户对供应链的ESG要求不断提高,良好的ESG表现有助于公司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获得更多订单。第三,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ESG属性愈加关注,零碳/低碳、节能、环保、可回收产品将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最后,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对公司在ESG治理、信息透明度、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期望不断上升。

ESG是一个很广的话题,它在满足多方利益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定义企业自身要去做什么。我们在和企业的管理团队做交流的过程中也强调,一定要把ESG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未来的发展强捆绑,要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运营的评估过程中,否则就算做了很多事,可能结果还是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

对ESG的重视也提升到了企业董事会的讨论中,并逐渐成为董事会的重点议题之一。ESG一定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的,它的确决定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重大议题事项的资源投入和承诺。促使企业重视ESG的有以下三方面因素:第一,运营需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重点,制定并实施ESG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满足不断变化的法律要求,提高业务韧性,顺应全球趋势,实现长远发展。第二,市场关注。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越来越关注企业ESG信息、令人信服的ESG战略和优良的ESG绩效。ESG表现较好的公司更具备综合竞争力,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第三,价值创造。良好的ESG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增进信任、促进增长、降低风险和成本、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增进企业可持续创造商业和社会价值的能力。

很多传统赛道已经是一片红海,ESG对于企业来说的确是一个高速成长的新的绿色赛道。企业要去重新定义品牌形象、董事会要成为驱动者去拉动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诉求,而不是为了一些短期的盈利付出系统性的代价,这是ESG变得尤为重要的一个客观背景。

 

03 不同类型企业在治理架构上的区别和领先实践

高杨:从企业的角度钟总也给我们梳理了脉络,主要是治理架构的构建、ESG的报告与披露的行为、践行和提升自身的ESG管理以及评级和未来的趋势四个维度。治理架构或根据企业的类型有所不同,跨国企业、民企和国企在治理架构上会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一些好的做法?

Steven Zhong:在ESG过程当中,PWC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涵盖了ESG战略、气候变化、绿色金融等,服务到非常多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外资、民营企业。从实际情况来说,中国很多企业在Environmental其实做的并不差,对环境的影响有很强的意识,也做了很多尝试工作。在Social部分会相对弱一些,在Governance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中国很多企业并不是以一种透明的方法去做治理,而是存在一言堂的行为从而无法推动一些集体决策,决策的依据也并不清晰;部分中国企业原先并不具备事前对风险评估的前瞻性。因此中国企业在ESG的过程中要提升Governance的权重。Environmental和Social部分很多工作都可能是短期行为,但企业的治理架构体系,包括监督、管理和决策的职责分配,这里面有很多的信息需要披露。如果真实的管理和实际的操作无法一致,就会很难去披露相关的信息。

从治理架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成熟的市场一定会在董事会下面再重新构建一个ESG发展委员会,这和很多企业的薪酬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同等重要,同时直接汇报给董事会,由董事会的成员去兼任ESG发展委员会的负责人,每年都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作为董事会议题来进行决策、制定目标,再将目标分解到相关的业务部门。与此同时,会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官去推动在企业层面整体发展ESG管理。从ESG报告的披露角度出发,有很多业务信息在总部并没有,而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去体现的。因此,ESG和整个企业运营,尤其在供应链的环节有非常强的相关性,它需要从上往下定义信息的要求,同时从下往上去搜集所有信息来做披露,这是一个长期且可持续的发展阶段。从治理的角度出发,很重要的议题是是否有决策机制去讨论ESG的话题、是否有人承担ESG整体的管理角色、是否有人去把目标与运营的KPI强绑定,同时用数字化的手段去实现信息的披露和可靠性。可以看出,Governance通常是很多资本市场和评级机构非常关注的话题,但这也往往是我们国内很多企业的短板。

 

04 ESG报告披露必须遵从的准则和依据

高杨:关于ESG的报告和披露,国际上和国内的准则和规则有很多,从披露的角度来看,哪些依据是必须要遵从的?以及在披露过程中会有哪些主要的模块和内容?尺度又该如何去界定和把握?

普华永道钟晓扬:塑料循环经济与企业ESG管理-有解塑料观察

Steven Zhong:从整个国际和国内披露的标准和侧重点角度出发,国际上已经在慢慢统一未来全球管理的标准,尤其是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报告的发展指引,这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依据和信息披露依据。其他不同的工作小组也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欧盟对于可持续的标准远远超出其他区域,在推动未来全球化标准里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慢慢在讨论如何在GRI的标准基础上做更多本土化的事情。PWC ESG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帮助很多企业做成ESG的信息披露。我们与欧洲的团队也一直有很多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准则标准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给中国企业更多有针对性的建议。上交所和深交所也在研究如何出台相关的信息披露的准则和指引,从而更好地去指导企业披露信息,满足多方的需求。

在所有的信息披露中,GRI的使用是最为广泛的;从全球交易角度出发,GRI披露信息的框架体系也最为完整。96%的成员交易所发布的信息披露文件都引用了GRI标准。在国内,140家“A+H”股上市公司均于2022年5月31日前发布了ESG报告,这个比例为未来也会不断增加,国内很多企业也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件事情势在必行。

普华永道钟晓扬:塑料循环经济与企业ESG管理-有解塑料观察

图-GRI披露框架

GRI披露含括的信息非常仔细,包括信息披露、员工、水污染、能源、生物多样性、排放、供应商的评级,基本上涵盖了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碳的角度出发,很多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上以及供应商的碳排放足迹方面是完全没有处理的,这也是中国企业在Environmental信息披露角度上存在的明显短板。这就要求我们与供应商要有非常强的战略协同能力,大家沿用同一套产业链的广泛标准,只有这样信息的披露才能做到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需要重新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满足未来信息披露的要求。

 

05 值得关注的评级机构以及企业如何配合评级工作

高杨:除了MSCI,在全球范围内以及在中国还有哪些评级机构和指数值得我们去关注,他们的区别是哪些?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在华企业如何去配合好评级的工作?普华永道钟晓扬:塑料循环经济与企业ESG管理-有解塑料观察

图-ESG评级机构

可以看到,头部的评级机构并不少,左边五家评级机构大家都可以做一些初步的了解。MSCI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且其背靠华尔街,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很多顶流的投资机构,其报告披露的质量以及信息收集的完整性都是作为一个较强风向标的存在。美国的MSCI的指数基金,它也在表达全球市场比较关注的一些真正做的好的企业,并推荐给更多的投资机构。与此同时,欧洲的SUSTAINALYTICS也很重要,它的覆盖面很广,含括12000家企业,其信息披露在某种程度上也要比MSCI配置更全,能从更重要的一些角度给出一个相对来说更具备参考性的管理方式。MODDY’S和S&P以及FTSE等一些评级机构都侧重在不同的市场,有自身的特点。

评级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否带来价值创造,评级在某些维度其实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它给出的指导意见非常具有说服力。以MSCI为例,MSCI每年的评级(AAA-CCC),它并不是说到了AAA就不会降级,如果没有提升和进一步去拓展其他信息的披露,可能就会往下降级。中国的很多企业会找一些小型的信息披露公司,这些公司可能没有和MSCI有很多战略合作,就会面临越披露评级越往下走的问题。MSCI的数据中30%-50%的数据会来自自己的ESG报告披露,但同时会有社交媒体的渠道去获得更多其他信息,包括客户的隐私问题等一些列的数据,其评级会根据其他一些渠道综合考虑。对企业来说,做好MSCI的评级能够有很好的提升,必须从经营管理角度出发,而不是只从marketing或者pr的角度入手。

 

高杨:刚才提到的这几个评级大部分都是被动的吗?

Steven Zhong:主动的也有,你披露的东西一定是会重点参考的。我们发现很多情况下企业所披露的信息和评级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的期待值是有差距的。中国企业做了不少事儿,但通常会把这些事儿藏着掖着或者不知道怎么去沟通。从资本市场和评级的角度出发,他们更关注的是定量的指标,而不是说在ESG报告中只有定性的东西。定量的指标只要提出来,就必须要经历严格的信息披露和鉴证服务。

 

【观众提问】

Q:哪些评级是企业受到邀约之后可以选怎参加或者不参加的,哪些评级是企业受到邀约之后必须参加的呢?

A: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去了解不同评级机构其背后所带来的附加价值是什么。很多企业包括上市公司都被要求邀约,但它很多信息不披露或者不去做,导致评级机构给的评价就是其不具备这个能力。就好比如果我们要在海外尤其是在欧洲发展,那势必需要去满足欧盟IFRS或者最近出台的CSRD等一些报告,这都是强制性要求披露的。这就需要企业有一个专业化的职能团队去满足这些不同报告的诉求。PWC在做ESG报告过程中,会挑选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披露框架。如果能披露这些,你就能满足大部分评级机构的管理要求,而不是说满足哪个就回答哪个,不满足的就不回答,这里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有信息可以去披露。

 

06 塑料生产加工型企业及终端品牌企业如何做好ESG报告

高杨:无论是塑料污染治理还是塑料循环经济,一般来说是和Environmental和Social两部分挂钩的。我们今天要从两个维度进行探讨,一个是对生产塑料或者回收再生塑料的企业,您如何看待在ESG治理和报告过程中和塑料循环经济的结合?另一个是并非专门做塑料制品,但在产品和包装上都会使用到塑料的企业,包括消费品、汽车、消费电子等都,这类企业在做披露的时候该如何把握好尺度?

Steven Zhong:我们的确看到,外资企业在信息披露这方面做的比较强。从塑料生产加工型企业的角度出发,以通用化学品产业为例,像陶氏、东丽等企业,从MSCI来看它在ESG评级上是比较领先的。对中国企业来说,想要追上欧美企业需要至少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积累,我们的确也在被动接受和被动去调整,从而尽快去适应。陶氏和东丽的MSCI评级一个是AA,一个是AAA,他们在一些关键的议题,比如废弃物管理、清洁技术投资包括如何开发和销售使用回收的产品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他们在可持续报告中都有对塑料循环经济进行详细的披露,一方面,他们所披露的东西是有目标和进度,且有量化的结构。另一方面就是关键举措,尤其是围绕整个价值链的开展。这里就涉及到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区别,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是企业自身的供应链,而价值链会广很多,涉及到从产品的研发到新材料的选择,从生产制造到仓储物流,从最终使用到回收,远远超出了原来传统企业的供应链环节。通常我们看到的信息披露包括了设计阶段,产品的可回收性和易回收性,制造阶段从回收的废物中提取的原材料用于生产循环聚合物;在回收环节,通过合作伙伴扩大废弃塑料的回收和对塑料循环的投资,包括回收的基础设施以更好的方法鼓励回收和再利用等。

从终端品牌角度出发,像联合利华、宝洁、欧莱雅等企业在MSCI上的评级也非常高,基本都是AAA或者AA。联合利华在报告过程中谈到,2021年,有53%的塑料包装是可重复使用、可回收和可填肥的。2025年的目标是要减少50%的原生材料,收集和加工的塑料要超过销售的塑料。塑料一词在整个可持续报告中超过100次,足见企业对塑料管理的高度重视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因此,ESG的战略和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很多企业需要很快去定义和管理的。中国企业通常会满足于披露一个小的,但披露小的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ESG去衡量整个企业经营管理,必须从定位角度对整个企业有一个新的要求。联合利华就是全球化的运营管理模式,要求全球都满足统一的ESG治理标准,会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我们合作的很多外资企业,其董事会和中国的管理团队个人的KPI和收入和ESG是强挂钩的,这一认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可能还是天方夜谭。中国企业需要抓住机会,快速向全球市场靠拢。

 

07 上市企业的ESG管理新规及强制性指引

高杨:对于上市企业合规的趋势,上交所和深交所最近是否会有强制性的指引?去年深交所发布了一个非强制性的ESG模块指南,今年要求上市企业当中的国企和央企做ESG管理,那其他类型的企业是否也会在今明两年脱胎出新的规则?

Steven Zhong: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可能的,甚至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定会发生的。我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我们一定会以全球的视野去看更多的商业机会,会参与到内循环、外循环以及国际竞争的方方面面,我们的产品会销往全球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对很多公司来说,不管怎样都要开始准备,很多企业第一年披露信息很难达到自己的诉求,第一年更重要的是在摸底我们大概有什么样的信息,了解区别有多大。如果等到国家出台管理要求再去着手准备就非常滞后了,等到大家都认为ESG是一个不得不做的事情时,其实行业已经发生很深的变化了。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先于竞争对手,才能具有先发优势。企业一定要关注时效性和机会,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

 

08 企业如何利用好ESG

高杨:今天直播间的观众包括了品牌商、材料商、生产商和回收商等,对于ESG这样一种高效的工具,请钟总给线上的各个企业一些建议。

Steven Zhong:从管理团队和董事会的角度上来说,我国很多企业会把ESG的普及和应用初步理解为是一个风险。那首先,我们一定要从定位上的角度出发,一定要认为ESG是决定很多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空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从意识形态上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ESG,同时更快地去理解什么是ESG。

其次,我们要非常聚焦以下几件事情:第一,要健全整个ESG的治理。促进整个公司ESG战略的体现,尤其从董事会角度监督ESG的战略目标。第二,要定义企业优先级。由于每家企业的战略和优先级议题不一样,产业、利益相关方以及诉求也不一样,因此要定义自家企业的优先级,从企业自身角度去寻找出路。第三,整个利益相关方要共同实现一个可持续目标和价值创造。每个公司都有很多利益相关方,从可持续的目标和价值创造出发,一定要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去实现工作的开展。第四,在双碳政策下加强节能减排的管理。企业要了解自身的碳排放,识别减碳路径,深化管理,目标先行,以科学的ESG目标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要披露更多符合公司气候风险应对的措施和方法。第五,要对ESG数据、治理报告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有非常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未来会对ESG报告所披露的数据进行更多独立第三方的鉴证和识别,这就要求披露的信息一定要有人去审,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目前需要企业了解自己的ESG工作数据做到什么地步,具体还有多少差距需要去弥补。

最后,可持续的绿色金融可以助力更多企业转型。从投资的角度出发,政府、监管机构已经提出很多作用绿色经营管理的诉求,满足这些要求就可以享受更多的绿色金融带来的更低利率,以及金融、IPO等一些解决方案。因此我认为,利用不同的绿色金融服务,并随着它不断蓬勃的发展来加速企业绿色转型,的确可以往一个好的目标去披露。可持续发展这五个字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很多企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普华永道作为ESG可持续战略和发展专业机构之一,也非常愿意和大家一起携手开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