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制定,减塑落地,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019年注定是塑料行业不平凡的一年,塑料污染治理的进一步加强,“禁塑令”的落地与推行,国标的制定与发布,再加上三轮“蓝天2019”专项集中行动的部署,整个塑料江湖被搅动得动荡不断。
眼下,2019年已经结束,就让PN中文网带您来回顾一下国内塑料领域2019年推行的一些政策举措。
// 01
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推行“禁塑令”
2月21日,海南省宣布自2019年起分种类逐步推进全面“禁塑”。2019年底前,将建立健全全省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地方性法规及标准体系,完善监管和执法体系,形成替代产品供给能力;2020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2025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目录》的塑料制品。由此,海南成为了全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禁塑”的省份,有利于实现对白色污染的源头治理,其禁塑经验的摸索和推广,有望使我国在白色污染治理上迈出一大步。
2019年9月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会议指出,积极应对塑料污染,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积极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增加绿色产品供给,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环节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第三类淘汰类规定: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到2020年12月31日禁止生产,到2022年12月31日禁止销售。 2020年1月1日,塑料微珠禁令正式实施。
// 02
塑料行业相关国标发布
7月1日,由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等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实施。其中,《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9月24日,为规定湿垃圾专用塑料垃圾袋的术语和定义、标志、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抽样、判定标准、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标准的制定,“湿垃圾专用塑料垃圾袋环保标准专题会”在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会议室召开,并计划于2019年10月25日发布湿垃圾专用塑料垃圾袋环保标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试行版)》的相关规定,针对由中汽协制动器委员会、中汽协车身附件委员会和中汽协相关工业委员会提出的《汽车用橡胶和塑料密封条》等六项团体标准,在公开公示的基础上,经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审核,同意该标准发布,自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
2019年12月19日,第二批再生塑料系列国家标准(包括ABS、PS、PC)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成都康普雷斯国际酒店召开,标志着ABS、PS、PC再生塑料标准的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工作组将加紧整理和测试数据,预计在春节后召开最后一次讨论会,以最终确定各项标准指标。
// 03
“蓝天2019”三轮专项集中行动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积极应对塑料污染,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海关对于“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态度非常坚决,一律退运。
继去年连续5轮次集中打击后,海关总署今年分别于3月22日,8月20日,12月18日开展了名为“蓝天2019”的三轮打击洋垃圾走私的专项集中行动。累计共打掉涉嫌走私犯罪团伙6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45名,查证废塑料、废矿渣等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涉案货物52.84万吨。
塑料制品使用极其广泛,与此同时,具有污染大、难降解的特点,对生态环境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危害,必须着力遏制其污染早已成为全球共识。国标的制定与发布,让国内“减塑”实现了有法可依,也为进一步治理塑料污染提供了动力。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相信中国的环保步子将越跨越大,剩下的我们就且看2020年的发展吧。
本文由「
有解塑料观察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plastics.youjie.online/p/2698.html 发布于
2020年1月17日
Warning: Illegal string offset 'ad_single_diy' in /home/wwwroot/plastics/wwwroot/wp-content/themes/PnTheme/template-parts/ad/ad-single.php on lin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