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安德巴赛尔:汽车市场下行,创新的压力加大

发表于: 2020年6月12日

薛斯琦,亚太区产品与应用开发高级经理,利安德巴赛尔高新材料业务部


利安德巴赛尔高新材料业务部(APS)位于苏州的汽车材料创新中心已有16年的历史。《PN中文网》记者走入其中一间实验室,模拟极端气候、不同光照条件的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汽车厂商送来的零件在里面接受测试。陈列室中摆放着翼子板、保险杠等汽车部件,不同种类色泽的母粒一盒盒依次排开。

这间创新中心是利安德巴赛尔与中国客户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创意诞生的发源地。在这个创新系统内,一个创意的实现要经过:提出想法、通过验证、实验开发、得到客户认可,最终进入生产规模。最初的想法有些来自客户的需求,有些则来自研发团队对市场的观察。

因为疫情影响,全球汽车产销量进入下行通道,对此薛斯琦博士直言,“对我们来说,创新的压力更大了。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更需要提升材料的性能和性价比。”薛博士是利安德巴赛尔高新材料业务部亚太区产品与应用开发高级经理。“即使市场下行,我们还是得保持业务的增长。”

利安德巴赛尔:汽车市场下行,创新的压力加大-有解塑料观察

LyondellBasell苏州汽车材料创新中心

市场下行正是车企转型的契机,出于环保节能的考虑,汽车轻量化已是大势所趋。随着汽车越来越智能,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有了更多可能。考虑到性能和成本,聚丙烯材料是“以塑代钢”的最佳替代品,也是利安德巴赛尔的优势所在。作为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商之一,利安德巴赛尔不仅能将聚丙烯方面的专业知识运用在改性材料上,而且能保证稳定的高品质原料的采购源。针对汽车对减重的要求,利安德巴赛尔开发出了一系列低密度、发泡的、以塑代刚的汽车材料,应用在翼子板、尾门等部位,并成功向客户推广。

“这些产品我们在中国做得尤其好,因为中国新能源车发展更快,本土车厂很乐意去做一些新的尝试,我们和车厂有很多合作机会。”薛博士说。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也是国内车厂格外关心的问题。根据J.D. Power发布的中国车型可靠性研究报告,中国车主们反映的问题中车辆气味问题高居榜首。利安德巴赛尔针对这一需求开发的低气味低散发门板、仪表板等各类内饰材料解决方案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成功投产。

汽车电动化是一场从内而外的革新。不仅内部的热管理系统、传感器、各种内饰材料需要升级,电动化还意味着更时尚、更年轻化,这对色彩和设计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粉色、绿色、紫色这些都是对汽车外观来说相当有难度的颜色,你一定要很懂颜色的选择,如何在热加工中保持不变色,让材料的颜色稳定漂亮。”免喷涂的珊瑚红、大理石和木纹、金属漆、磨砂感……薛博士打开利安德巴赛尔的产品手册,一页一页如数家珍。技术与设计在这里交融,交付给客户的不只是冰冷的参数,还有审美。

利安德巴赛尔:汽车市场下行,创新的压力加大-有解塑料观察
LyondellBasell苏州汽车材料创新中心


利安德巴赛尔高新材料业务部(APS)目前在整个亚洲已有9个技术团队,在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地区都可以高效地响应客户,并长期保持知识和技术的分享互通。据薛博士透露,公司目前没有再在中国设立大型技术中心的计划,更多是在现有平台上进一步发展,譬如每年在苏州创新中心增加投资和新设备。同时,公司在常熟有针对色彩的材料实验室,在东莞有专门进行母粒研究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规模相对较小,但人员、项目和仪器的配置水平都与创新中心不相上下。

创新中心的和这家公司一样,低调务实。会客厅一排鲜艳的沙发是少见的亮色。利安德巴赛尔的员工笑言,“我们的欧德庭总监说,下次来苏州创新中心,这个沙发角就是他的最佳办公地点。” 随着公司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深入发展,利安德巴赛尔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延锋汽车内饰颁给我们一个最佳供应商奖,他们采购总监说,我们的响应速度已经完全适应中国市场了。”


Warning: Illegal string offset 'ad_single_diy' in /home/wwwroot/plastics/wwwroot/wp-content/themes/PnTheme/template-parts/ad/ad-single.php on line 1

相关推荐